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东莞配资平台

险资再出手!中邮保险斥资8.69亿元举牌东航物流

2025-05-09 06:31:371843695

又见险资举牌。险资险斥

5月7日,再出资亿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邮保险”)发布公告称,手中苏州股票配资公司该公司于日前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东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航物流”)股份7942.01万股,邮保元举占该上市公司全部发行股份的牌东5%,触发A股举牌。航物

险资再出手!中邮保险斥资8.69亿元举牌东航物流

今年以来,险资险斥险资举牌步伐加快。再出资亿《国际金融报》记者依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披露公告统计,手中截至目前,邮保元举已有中邮保险、牌东新华人寿、航物瑞众人寿、险资险斥平安人寿、再出资亿苏州股票配资公司中国人寿、手中长城人寿、阳光人寿等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参与举牌,举牌次数达13次。

转让总价超8亿元

根据公告,本次举牌东航物流股票的参与方为中邮保险,受托管理人为中邮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邮保险资管”)。

截至2025年4月29日,中邮保险未持有东航物流A股股票。直至此次与珠海普东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珠海普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书》,受让获得珠海普东持有的东航物流7942.01万股无限售流通股,约占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

据悉,每股转让价格为10.944元,中邮保险将支付的转让总价款为8.69亿元,占该公司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14%,符合监管要求。

根据相关规定,中邮保险将本次投资纳入权益类投资管理。受托管理人中邮保险资管将密切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市场后续反应,不排除在后期继续追加投资的可能。

公开资料显示,中邮保险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寿险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注册资本为286.63亿元,2009年9月正式挂牌开业。

东航物流是一家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企业,总部位于上海,于2021年6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旗下拥有中国货运航空、东航快递、东航运输、东航供应链、东航冷链等子公司及境内外多个站点及分支机构。

对于此次战略投资,中邮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中邮保险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推进落实中国邮政集团与东方航空集团战略合作,通过资本纽带连接金融与物流两大要素的最新实践。“未来,双方将依托各自资源优势持续释放协同效应,深化央企战略合作,积极探索产融结合,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最新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邮保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01.07亿元,同比增长8.75%;实现净利润15.65亿元,同比下滑超40%;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93.94%、158.92%,分别较上季度下滑22.66个百分点、26.61个百分点,预计下季度还将继续下滑至75.40%、141.38%。

举牌步伐加快

“2025年整个股票市场的机会显著大于过去两三年。”在今年2月的媒体座谈会上,中邮保险资管临时负责人、中邮保险副总经理张戬表示,公司将逐渐增加波动性较大的股票配置,期望获得更多超额收益。同时,公司也在建立成熟的股权投资团队,直接投入与国家高质量发展相关的行业。

在张戬看来,保险投资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资产和负债相匹配,因此在投资方面会优先考虑久期的匹配,这也是中邮保险收益匹配的最终目标。“我们不会以风险为代价去追求更高的收益,更多的还是会考虑匹配负债的需求,平衡好资产期限和收益的情况。所以在投资端,我们会有限度地提高对资产的风险评估级别,从而提高投资收益,但这个幅度不会特别大,这就是我们今年的资产配置的主要思路”。

从行业整体来看,记者梳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公告发现,2024年共有8家险企出手增持了18家上市公司,触发A股和H股举牌达20次,超过2021年(1次)、2022年(5次)、2023年(6次)三年举牌次数的总和。

步入2025年,险资举牌动作不断。截至5月7日,已有13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除中邮保险外,涉及的险企还包括新华人寿、瑞众人寿、平安人寿、中国人寿、长城人寿和阳光人寿。

从举牌的对象来看,银行股最受险资青睐,公用事业和能源类公司同样是险资关注的重点,且不少被举牌上市公司为港股标的。

国信证券非银金融行业研究负责人孔祥表示,在存量负债成本相对固定的背景下,长债利率持续走低进一步加大险企资产负债匹配压力。作为绝对收益型机构,保险公司资金较少进行信用下沉,因此进一步加大“资产荒”压力。

“在此背景下,险资持续加大对具有高分红、高资本增值潜力、高ROE(净资产收益率)属性上市企业的投资力度,以获取中长期稳健投资收益,匹配负债端资金需求。”孔祥指出,准则计量方面,对于优质中长期权益类投资资产,险企或以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进行计量,在平滑报表波动的同时,匹配中长期收益现金流需求。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